冠心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而今天所要讲的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又称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它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相同,都是由于糖尿病所导致的血管病变。

因此可以通过检查下肢动脉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应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踝肱指数(ABI),它是通过测量踝部动脉血压及肱动脉血压之间的比值计算出来的。

正常的踝肱指数在0.9-1.3之间,若患者在休息的情况下小于0.9,说明已经出现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若小于0.4,说明下肢严重缺血,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

对处于正常范围内却在运动时出现下肢不适,如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踏车平板试验的检测,若踝肱指数下降15%-20%,则同样诊断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一旦确诊,需要根据以下不同情况分期:

I期:休息及运动时没有明显的下肢不适症状。

IIa期:轻度间歇性跛行——指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通常为-米)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酸痛、麻木或无力,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再行走相似的路程,又出现上述症状。

IIb期:重度间歇性跛行——能够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上述症状越来越严重。

III期:缺血性静息痛——休息状态下仍出现下肢疼痛,往往夜间加重,影响睡眠,严重者整夜抱膝而坐、彻夜难眠。

IV期:缺血性溃疡或坏疽,由于下肢局部缺血、感染引起的溃疡甚至坏死。

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所以常常忽视疼痛、麻木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症状,当出现下肢溃疡、医院就诊,已经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往往面临着不得不截肢的选择。

因此对于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下肢动脉的评估。

早期控制血糖及适当锻炼可以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预防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症状并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以在控制血糖、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加用降低血脂、扩张血管、控制血压、抗血小板等药物联合治疗。

而对于严重的肢体缺血,则需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外科手术或血管腔内治疗,改善局部血液供应,避免肢体坏死导致的截肢。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本身导致的死亡并不多见,即使最严重的患者在选择截肢后至少能保住性命,但是其预示的心脑血管疾病,却是隐藏在背后的致命杀手。

设为星标置顶







































中秋白癜风治疗
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