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tslf/171218/5941815.html
腹部、盆腔、脊柱、四肢

腹部CT扫描技术

一、适应证

1.肝脏、胆囊:

(1)肝肿瘤、肝囊肿、肝脓肿、脂肪肝、肝硬化、胆管占位性病变、胆管扩张、胆囊炎和胆结石等;

(2)鉴别肝脏肿瘤;

(3)评估肝脏肿瘤的性质、大小、范围及转移情况(肝静脉、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形成等)。

2.脾脏:

(1)确定脾脏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先天变异等;

(2)鉴别脾脏良恶性肿瘤、炎症及外伤引起的出血等。

3.胰腺:

(1)确定急性胰腺炎的类型、炎症渗出的范围、有无假性囊肿形成及合并症,为外科治疗提供依据;

(2)显示慢性胰腺炎微小的钙化、结石,为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3)确定有无肿瘤,肿瘤的来源、部位和范围;

(4)鉴别外伤后胰腺有无出血。

4.肾和肾上腺:

(1)确定肾脏有无良恶性肿瘤及其大小、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2)肾脏炎症、脓肿及结石的大小和位置;

(3)CTA诊断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肾血管病变;

(4)显示外伤后肾损伤及出血;

(5)确定肾上腺有无良恶性肿瘤以及功能性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5.腹部及腹膜后腔:

(1)确定有无良恶性肿瘤,如血管夹层动脉瘤、脂肪瘤和平滑肌肉瘤等;

(2)观察有无腹部肿瘤及腹膜后腔的淋巴结转移、炎症和血肿等。

6.胃部:

肿瘤术前评价、术后随访,不推荐单纯为诊断胃肿瘤进行扫描。

7.小肠:小肠炎、小肠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

8.结、直肠:

(1)肠梗阻、肠缺血、胃肠道出血;

(2)炎性肠病、阑尾炎、结直肠癌。

二、相关准备

1.检查前少渣饮食,1周内禁服含金属的药物或行消化道钡剂造影。

2.检查当日禁食4h以上,不禁水。

3.口服温水:检查前15~20min口服温水~ml,检查前即刻在检查床上再服~ml(使胃及十二指肠壶腹部充盈,形成良好对比)。观察肾及肾上腺,需在检查前20~30min口服温水。检查腹膜后腔提前1~2h分段口服温水~ml,使肠道系统充盈。

三、检查技术

(一)常规平扫

1.体位:仰卧位,足先进,两臂上举,身体置于检查床正中间,水平线对准人体腋中线。

2.定位像:采用腹部正位像,用于确定扫描基线和精准扫描范围。

3.扫描基线:

(1)肝脏、脾脏和胃以膈顶为扫描基线;

(2)胆囊和胰腺以肝门为扫描基线;

(3)肾和肾上腺以肾上极为扫描基线;

(4)腹膜后腔以肝门为扫描基线。

4.扫描范围:

(1)肝脏、脾脏从膈顶扫描至脾下角;

(2)胆囊及胰腺从肝门扫描至胰腺下缘;

(3)肾脏从肾上极扫描到肾下极;

(4)肾上腺从肾上腺上缘扫描到肾门;

(5)腹膜后腔从肝门扫描到髂前上棘;

(6)胃部从膈顶扫描到髂前上棘。

5.技术方案:

(1)扫描方式:常规螺旋扫描,螺距为0.~1.。

(2)扫描参数:管电压~kV,有效管电流~mAs(或自动毫安技术),转速0.6~0.8s/周。根据机型选择不同探测器组合(16×1.mm、32×1.mm、64×0.mm、×0.mm、×0.mm)。肝脏、脾脏扫描层厚5.00mm,胆管层厚1.25~3.00mm,肾脏层厚5.00mm,肾上腺层厚1.25~3.00mm,腹膜后层厚5.00mm,胃部层厚5.00mm。FOV(体部)为(~)mm×(~)mm。

(3)重建参数:采用标准或软组织重建算法,适当调节窗宽和窗位。肝脏、胆管、胰腺、脾脏、肾脏、腹膜后腔及胃部的扫描图像窗宽~HU,窗位30~50HU;肾上腺窗宽~HU,窗位30~50HU。

(二)增强扫描

1.常规增强扫描:

(1)注射参数:腹部增强扫描均采用静脉内团注对比剂的方法,对比剂含碘浓度

~mg/ml,流率2.5~3.5ml/s,用量80.0~.0ml。

(2)扫描期相和延迟时间:

①肝脏、脾脏通常采用三期扫描,动脉期延迟25~30s,门静脉期延迟50~60s,实质期延迟~s;

②胰腺增强扫描通常采用双期扫描,动脉期延迟35~40s,胰腺期延迟65~70s;

③肾脏通常行皮质期、髓质期和分泌期扫描,皮质期延迟25~30s,髓质期延迟

90~s,分泌期延迟3~5min。

2.腹部CTA:用于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诊断腹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肝血管异常及肾动脉狭窄等。通常采用MPR、MIP、SSD、VR等后处理技术。

3.门静脉及下腔静脉CTA:对比剂含碘浓度~mg/ml,流率3.0~4.0ml/s,用量90.0~.0ml。门静脉延迟时间50~60s,下腔静脉延迟时间90~s。对扫描后获得的薄层轴面图像进行MIP重组。

4.CT泌尿系成像:检查前受检者膀胱充盈,延迟时间7.5~30.0min,注射流率3.0~4.0ml/s,用量90.0~.0ml。对扫描后获得的薄层轴面图像进行MIP、SSD、VR重组。

5.肝脏、胰腺灌注成像:以4.0~8.0ml/s流率团注对比剂50.0ml,灌注时间为30~40s,以电影扫描方式采集。头部延迟5s,体部延迟6s。利用Perfusion软件包对扫描后获得的薄层轴面图像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灌注参数及灌注伪彩图。

6.胃部CT检查:空腹4h以上,检查前30min口服中性对比剂.0~.0ml,检查前即刻再口服中性对比剂.0~.0ml。推荐行肝动脉期和和门静脉期双期扫描。

7.小肠CT检查:检查前1d服用无渣半流食,晚餐后禁食,晚餐后30min口服缓泻剂(硫酸镁或番泻叶),检查当日早禁食。检查前5~10min肌内或静脉注射山莨菪碱20mg后30s扫描(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动过速等受检者禁用)。小肠CT检查方法主要有2种,分别为:

(1)口服对比剂法(肠道造影法):检查前45~60min开始分3~4次口服2.5%等渗甘露醇.0~1.0ml,检查前即刻在检查床上再补充口服.0~.0ml,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不宜服用;

(2)鼻-空肠管法(灌肠法):一般采用13F顶端带球囊的Maglinte灌肠导管(有效防止十二指肠胃反流),灌注容量1.0~0.0ml,灌注流率80.0~.0ml/min。推荐行肝动脉期和和门静脉期双期扫描。灌注2%~3%含碘对比剂可鉴别肠袢和潜在结肠外肿块以及各种并发症(如腹腔积液、瘘管、吻合口开裂或肠穿孔)。

8.结、直肠CT检查:检查前2d服用无渣半流食,检查前1d晚餐后禁食。晚餐30min后口服缓泻剂或清洁胃肠道制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检查当日早禁食。液体可经口服或经肛门注入;气体采用空气或二氧化碳,扫描前经肛管注入。需要做仿真内窥镜检查者,应以气体作为肠道对比剂。检查前5~10min肌内或静脉注射山莨菪碱20mg后30s扫描(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动过速等受检者禁用)。充气实施过程中,受试者采取左侧卧位;充气完毕依次转体(俯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并在各体位停留10~15s后再行扫描检查。推荐行肝动脉期和和门静脉期双期扫描。对比剂碘浓度为2%~3%。

四、图像处理

1.后处理方法:一般采用MPR和MIP技术进行矢状面和冠状面重组,血管成像可采用SSD和VR技术。

2.观察内容:各脏器及病变范围;测量肿瘤大小;腹腔动脉、静脉主干及所属分支,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五、影像质量标准

1.清晰分辨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上腺及肾脏组织与血管。

2.清晰分辨肾盂输尿管、小肠、结直肠及大网膜组织与血管的关系。

3.清晰显示脏器周围血管。

盆腔CT扫描技术

一、适应证

1.诊断部分小肠、乙状结肠、直肠、膀胱、前列腺、睾丸、卵巢、子宫肿瘤及其他病变。

2.在外伤情况下,观察骨折、泌尿生殖器官损伤等。

二、相关准备

1.检查前一日晚餐少渣饮食;检查当日,禁食4h以上。

2.检查前1周内禁服含有重金属的药物或进行消化道钡剂造影。

3.检查前2h口服1%~2%碘对比剂.0~.0ml以充盈小肠和结肠,形成良好对比,待膀胱充盈时行CT扫描。口服对比剂需达到盆腔内小肠全面充盈对比剂,无对比剂未充盈肠管;膀胱充盈需达到膀胱内有较多尿液,膀胱形态呈类似方形,膀胱壁黏膜皱襞充分展开。

4.怀疑肠道疾病时,需进行清洁灌肠,使直肠、结肠无较大粪块存留,无气体积聚。

三、检查技术

1.常规平扫:取仰卧位,足先进,两臂上举,身体置于床面正中,水平线对准人体腋中线。盆腔正位定位像。扫描范围从髂嵴扫描至耻骨联合下缘。行常规螺旋扫描,螺距0.~1.。管电压~kV,有效管电流~mAs(或自动毫

安技术),转速0.6~0.8s/周。根据机型选择不同探测器组合(16×1.mm、32×1.mm、64×0.mm、×0.mm、×0.mm等),急诊受检者可尽量选择较宽的探测器组合以缩短扫描时间。常规重建层厚5mm。FOV(体部)为(~)mm×(~)mm。采用标准或软组织重建算法。根据观察器官和病变情况适当调节窗宽和窗位,窗宽~HU,窗位30~50HU。

2.增强扫描:常规采用静脉内团注对比剂的方法,注射流率3.0~4.0ml/s,对比剂用量80.0~.0ml。动脉期扫描延迟30~35s,静脉期延迟60~75s。

四、图像处理

1.显示和摄影:软组织窗窗宽~HU,窗位30~50HU。

2.三维后处理:容积采集的CT数据可以用来进行三维后处理。

(1)MPR:子宫、前列腺、直肠等部位的占位病变可行矢状面MRP重组,膀胱、女性附件等部位的占位性病变可选择增加冠状面MPR重组。

(2)血管三维后处理:对于需要观察供血动脉的占位性病变或观察占位性病变同血管的关系时,可以进行血管的三维后处理或血管MIP重组。

五、影像质量标准

1.清晰分辨小肠、乙状结肠、直肠、膀胱、子宫和卵巢等组织与血管。

2.清晰显示器官周围的血管。

脊柱CT扫描技术

一、适应证

1.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狭窄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2.椎间盘变性或病变。

3.椎骨外伤(如骨折、脱位等),特别是观察碎骨片的情况、金属异物的位置以及脊髓的损伤情况。

4.椎骨骨病(如结核、良恶性肿瘤等)以及椎旁肿瘤对椎骨的侵犯情况。

5.椎骨及脊髓的先天性变异。

6.协助进行介入放射检查。

二、检查技术

1.常规平扫:

(1)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检查床中间。

①颈椎扫描:头部略垫高,使椎体尽可能与床面平行,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双肩尽量向下;

②胸椎扫描:患者双手抱头;

③腰椎扫描:用专用的腿垫将受检者的双腿抬高,使腰椎的生理弧度尽可能与床面平行。

(2)定位像:颈椎和腰椎常规扫描侧位定位像,胸椎扫描正位或侧位定位像。胸椎和腰椎要显示出骶骨,便于计数椎体。

(3)扫描基线:若以观察椎体和椎旁组织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椎体;若以观察椎间盘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相应的椎间盘。

(4)扫描范围:颈椎椎体扫描时应包括全部颈椎,颈椎椎间盘扫描则需包括所有颈椎间盘,胸椎扫描时应包括全部椎体及椎间盘,腰椎和骶尾椎应包含所有椎体,腰椎间盘常规包括L2~3、L3~4、L4~5、L5~S1共4个椎间盘。

(5)扫描参数:管电压kV,重建层厚和层间距以扫描椎体的大小而定。

2.容积扫描方案:通过容积数据采集,进行三维后处理。

3.增强扫描:脊柱常规不进行增强扫描。

三、图像处理

1.图像显示:脊柱的显示和摄影需同时采用椎体窗和骨窗。

2.三维后处理:

(1)椎间盘图像重组:对于容积数据采集的检查,需要重组椎间盘图像,使用MPR重组,层面平行椎间隙;

(2)VR图像三维重组:颈椎、胸椎、腰椎可以重组三维立体骨结构图像;

(3)MPR重组:矢状面MPR重组,重建层厚和层间距均为2~3mm。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

一、适应证

1.骨折:显示骨折碎片、移位、出血、血肿、异物以及相邻组织等。

2.骨肿瘤:显示肿瘤部位、形态、大小、范围及血供等,有助于对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3.其他骨病:如骨髓炎、骨结核、骨缺血性坏死等,可显示骨皮质和骨髓质形态与密度改变,同时可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4.软组织疾病:可利用CT密度分辨率高的优势来确定软组织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5.半月板损伤: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密度等。

二、检查技术

(一)常规平扫

1.体位:通常检查上肢选择头先进;检查下肢选择足先进;检查四肢骨折或占位时,以病变部位为中心,扫描范围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

(1)双手及腕关节:仰卧位,头先进,双臂上举平伸,双手间隔5cm,手指并拢,手心向下,两中指末端连线与检查床中轴线垂直。

(2)双肩关节、胸锁关节及锁骨:仰卧位,头先进,双上臂自然平伸置于身体两侧,双手手心向上,身体置于床面正中。

(3)肘关节及上肢长骨:单侧肘关节可采用仰卧位,头先进,患侧上臂上

举,手心向上,上臂向床面正中靠拢。

(4)双髋关节及股骨上段:仰卧位,头先进,双足尖向内侧旋转并

拢,双上臂上举,身体躺平直。

(5)双膝关节、踝关节和下肢长骨:仰卧位,足先进,双下肢伸直并拢,足

尖向上,双足跟连线与检查床中轴线垂直,双上臂上举。

(6)双足扫描:仰卧位,足先进,双下肢弯曲,双足平踏于检查床面,双足纵轴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检查床纵轴,双足间隔5cm,双足跟连线垂直于检查床中轴线。

2.定位像:扫描定位像以正位像为主,为了准确定位可以增加侧位像扫描。定位像应包含一侧关节及相邻长骨。

3.扫描范围:在定位像上设定扫描范围。关节的扫描应包含相邻长骨的一部位,并包含相邻的关节。

4.扫描参数:螺旋扫描,管电压kV,管电流80~mAs,重建层厚和层间距为2~3mm。均采用标准算法。

(二)增强扫描

采用静脉内团注对比剂的方法,注射流率2.0~2.5ml/s,总量为60.0~80.0ml,延迟时间60~70s。

(三)上肢与下肢CTA

上肢与下肢CTA用于显示肢体血管病变以及血管与软组织肿块间的关系等。

1.上肢动脉CTA:

(1)体位:首选仰卧位,上臂上举。无法上举双臂的受检者,需要将上臂自然

放于身体两侧,双手手心向上,身体置于床正中。

(2)扫描参数:使用螺旋扫描,标准算法重建。重建层厚1.0~1.5mm,层间距0.7~1.2mm。扫描范围需包全病变组织和一个相邻关节。

(3)对比剂注射方案:选择健侧的肘正中静脉,以避免对比剂产生的伪影和静脉血管对动脉血管的影响;需要检查双上臂,可选择足部设置通道。对比剂碘浓度~mg/ml,注射流率3.0~4.0ml/s,总量60.0~80.0ml。先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20.0ml生理盐水作为试注射,注射对比剂后再注射30.0ml生理盐水冲刷,使对比剂在目标血管内保持高浓度和较长时间,同时可避免静脉内高浓度碘对比剂的影响。扫描延迟时间的经验值为23~25s。采用对比剂智能跟踪技术(bolus-tracking),监测层面选择主动脉弓层面,ROI预置于主动脉弓,阈值设为~HU,扫描时需要注意扫描方向,即沿目标血管的血流方向进行扫描。

2.下肢动脉CTA:

(1)体位:仰卧位,足先进,上臂上举或自然放到腹侧,身体置于床面正中。

(2)扫描参数:采用螺旋扫描,标准算法重建。重建层厚1.0~1.5mm,层间距0.7~1.2mm。扫描范围需从髂嵴到足背,通过设置X线管的旋转时间和扫描螺

距将曝光时间控制在20~25s。

(3)对比剂注射方案:选择肘正中静脉团注对比剂,对比剂碘浓度~mg/ml,总量80.0~.0ml。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双流率方案注射,先注射20.0ml生理盐水作为试注射,然后以3.0~4.0ml/s流率注射对比剂60.0ml,再以2.0~3.0ml/s流率注射对比剂30.0~40.0ml。扫描延迟时间为30~35s。对比剂

智能跟踪技术(bolus-tracking),选择腹主动脉髂动脉分叉以上层面,ROI预置于腹主动脉,阈值为~HU,诊断延迟时间为7s。小剂量同层扫描时间曲线测定法,自肘静脉注射20ml对比剂,在腘动脉水平进行同层动态扫描,测量腘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

3.上肢静脉CTA:

(1)适应证:上肢静脉血栓、上肢静脉狭窄、上肢静脉瘤、上肢动静脉畸形及中

心静脉导管置入前评估。

(2)禁忌证:碘对比剂过敏,甲状腺功能亢进(已控制到正常水平者除外),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3)扫描方案: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行平扫及增强扫描。仰卧位,头先进,双

上肢紧贴侧胸壁。直接法采用足头向,间接法头足向。扫描范围为下颌至手指近段。扫描矩阵为×。软组织或标准算法重建,重建层厚1.mm,层间距0.mm,螺距0.,管电压kV,自动管电流。

(4)对比剂注射方案:

①直接法:选取双上肢前臂静脉,以3.0ml/s流率注射.0ml混合液(生理盐水与对比剂按体积比1∶4配置,混合均匀),对比剂碘浓度mg/ml,注射对比剂后注射30.0ml生理盐水冲管,延迟时间为40s。

②间接法:选取健侧前臂静脉,以3.5~4.0ml/s流率注射对比剂.0~.0ml,对比剂碘浓度~mg/ml,注射对比剂后注射30.0ml生理盐水冲管,延迟时间为60~90s。

4.下肢静脉CTA:

(1)适应证: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肢静脉瘤、下肢动静脉畸形。

(2)禁忌证:碘对比剂过敏,甲状腺功能亢进(已控制到正常水平者除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3)扫描方案: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行平扫及增强扫描。仰卧位,足先进,双腿稍内旋,膝部并拢绑带固定,双上肢上举。直接法采用足头向,间接法头足向。扫描范围为髂总静脉至足背静脉。扫描矩阵为×。软组织或标准算法重建,重建层厚1.mm,层间距0.mm,螺距0.,管电压kV,自动管电流。

(4)对比剂注射方案:

①直接法:选取双侧足背静脉,以3.0ml/s流率注射.0ml混合液(生理盐水与对比剂按体积比1∶4配置,混合均匀),对比剂含碘mg/ml,注射对比剂后注射30.0ml生理盐水冲管,延迟时间为40s。用橡胶带绑扎双侧踝部阻断浅静脉直接回流,需在盆腔段行延迟增强扫描。

②间接法:选取单侧上肢前臂静脉,以3.5~4.0ml/s流率注射对比剂.0~.0ml,对比剂碘浓度~mg/ml,注射对比剂后注射30.0ml生理盐水冲管,延迟时间为~s。

三、图像处理

1.图像显示:根据扫描部位和病变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软组织窗窗宽~HU,窗位40~50HU;骨窗窗宽~1HU,窗位~HU。

2.常规三维图像重组:四肢骨关节的检查通常需要进行三维图像重组,有利于显示病变全貌,帮助诊断和临床医师建立良好的空间关系。

3.CTA检查:需进行MPR、MIP、VR等二维和三维图像后处理。

专家共识协作组成员(按拼音顺序)

付海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院放射科);

高宏(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高剑波(医院放射科);

韩萍(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放射科);

胡道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放射科);

江新青(医院放射科);

雷子乔(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放射科);

梁长虹(医院放射科);

刘杰(医院放射科);

龙莉玲(广西医院放射科);

牛延涛(首都医科医院放射科);

石明国(第四医院放射科);

史大鹏(医院放射科);

唐光健(医院放射科);

王敏杰(第二军医医院放射科);

王鸣鹏(医院放射科);

王振常(首都医科医院);

徐克(中国医院放射科);

余建明(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放射科);

张晓冬(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赵雁鸣(哈尔滨医院放射科);

郑君惠(医院放射科)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J].中华放射学杂志,,47(10):-.DOI:10./cma.j.issn.5-1..10..

[2]李健,杜绪仓,吴晓红,等.CT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9(9):-.

[3]石明国.CT技术发展进入低剂量成像时代[J].中国医疗设备,,27(1):39-42.DOI:10./j.issn.-..01..

[4]BrennerDJ,HallEJ.Computedtomography--anincreasingsourceofradiationexposure[J].NEnglJMed,7,(22):-.DOI:10./NEJMra.

[5]黄泽光,符有文,葛湛.双螺旋CT脑血管造影技术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8,24(2):-.DOI:10./j.issn.2-.8.02..

[6]李建生,李康印,陈虎义.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0,34(7):.DOI:10./j.issn:5-1.0.07..

[7]KavalciC,AkselG,SaltO,etal.ComparisonoftheCanadianCTheadruleandtheneworleanscriteriainpatientswithminorheadinjury[J].WorldJEmergSurg,,9:31.DOI:10./--9-31.

[8]StiellIG,LesiukH,WellsGA,etal.TheCanadianCTHeadRuleStudyforpatientswithminorheadinjury:rationale,objectives,andmethodologyforphaseI(derivation)[J].AnnEmergMed,1,38(2):-.DOI:10./mem.1..

[9]StiellIG,WellsGA,VandemheenK,etal.TheCanadianCTHeadRuleforpatientswithminorheadinjury[J].Lancet,1,():-.

[10]WintermarkM,LevMH.FDAinvestigatesthesafetyofbrainperfusionCT[J].AJNRAmJNeuroradiol,,31(1):2-3.DOI:10./ajnr.A.

[11]ChambersEF,TurskiPA,LaMastersD,etal.Regionsoflowdensityinthecontrast-enhancedpituitarygland:normalandpathologicprocesses[J].Radiology,,(1):-.DOI:10./radiology..1..

[12]杜兴亚.眼眶直接倾斜矢状扫描的CT技术[J].实用放射学杂志,,12(8):.

[13]HopperKD,NeumanJD,KingSH,etal.RadioprotectiontotheeyeduringCTscanning[J].AJNRAmJNeuroradiol,1,22(6):-.

[14]NaidichMJ,RussellEJ.Currentapproachestoimagingofthesellarregionandpituitary[J].EndocrinolMetabClinNorthAm,,28(1):45-79,vi.

[15]陈晓霞.浅述耳部CT扫描技术[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2(4):32.

[16]YatesPD,FloodLM,BanerjeeA,etal.CTscanningofmiddleearcholesteatoma:whatdoesthesurgeonwanttoknow?[J].BrJRadiol,2,75():-.DOI:10./bjr.75..750.

[17]BabbelR,HarnsbergerHR,NelsonB,etal.OptimizationoftechniquesinscreeningCTofthesinuses[J].AJNRAmJNeuroradiol,,12(5):-.

[18]李铁一,李辉,肖国文,等.胸部螺旋CT技术参数的最佳选择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39(12):-.

[19]MacMahonH,AustinJH,GamsuG,etal.GuidelinesformanagementofsmallpulmonarynodulesdetectedonCTscans:astatementfromtheFleischnerSociety[J].Radiology,5,(2):-.DOI:10./radiol.2041887.

[20]BankER,HernandezRJ.CTandMRofcongenitalheartdisease[J].RadiolClinNorthAm,,26(2):-.

[21]BhallaS,Javidan-NejadC,BierhalsAJ,etal.CTintheevaluationofcongenitalheartdiseaseinchildren,adolescents,andyoungadults[J].CurrTreatOptionsCardiovascMed,8,10(5):-.

[22]GaoY,LuB,HouZ,etal.Lowdosedual-sourceCTangiographyininfantswith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